资阳:“红细胞”山村送“光明”

发布日期: 2017-01-23

 

 

资阳:“红细胞”为山村老人送去“光明”

资阳:“红细胞”为山村老人送去“光明”

  1月20日,家住资阳市安岳县永清镇箍井村十大队的刘大爷,看到安岳县供电公司的“红细胞”志愿者免费给自家新房安装的电表和线路,满怀欣喜地说:“新的电表安装了,线路也通电了,以后家里也有电了,真的太感谢了!”“红细胞”志愿服务队默默奉献,辛勤付出,为山村老人送去“光明”,让爱传递,将温暖带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为“疯儿子”断电十多年

  “我家以前是通电的,但断电很多年了。”刘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由于大儿子患有智力障碍,发起病来会乱砸东西。在2003年的一次发病中,大儿子将电表全部砸坏,电线也都扯断,家里担心他的安全,就再也没接电线,一晃就过去十多年。

  眼看着大儿子病情日益严重,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治疗,刘大爷与在雁江区当特警的小儿子商量决定,到医院附近租房居住,家里的田地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流转给了别人。今年1月,大儿子病情稳定下来,刘大爷思乡心切,感觉自己逐渐老迈,起了叶落归根的心思。1月15日,刘大爷请村里的木匠买来材料,在老房子原址修建了一间简陋的活动板房,面积大约18平方米,总共花费了15000多元,给他本就贫困的家境带来很大压力。

  刘大爷说,因为他的大儿子是“五保户”,按照国家政策,可以申请大约8000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建议他去申请,减轻负担,但被他当场拒绝,“我是党员,不能给国家增添负担,让有需要的人去申请吧。”

  新房修建好了,但通电却是个难事。刘大爷很着急,自己不能离开儿子太久,否则病情容易反复,但申请恢复供电需要办理立户手续,他对此两眼一抹黑。“我当时急着回去照顾儿子,也搞不懂怎么办理,情急之下,就给雁江区供电公司打了求助电话。”

  “红细胞”志愿者伸出援助之手

  1月16日,雁江区供电公司将刘大爷的求助转告了安岳县永清镇供电所所长吴勇,吴勇与刘大爷取得了联系。了解清楚情况后,吴勇请老人准备好相关材料,约定第二天上午在供电所为他办理立户手续,刘大爷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刘大爷“不给国家添负担”的想法让吴勇肃然起敬,考虑到老人实在困难,他立刻召集永清镇供电所全体员工,希望大家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心,捐款为刘大爷购买电表和电线等材料。大家毫不迟疑,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凑齐了费用。

  “当时没有想太多,我们都是志愿者,愿意献一份爱心,帮帮老人家。”吴勇告诉记者,按照供电公司的相关规定,对“五保户”家庭实施优惠政策,立户免费,电表和表箱也不需要用户掏钱,电工师傅可以为他免费安装,但表后的线路价值300多元,一般需要用户自己出钱。“这部分费用我们员工为老人家掏了,希望他能过个好年。”

  吴勇表示,由于老人情况特殊,要求恢复供电的时间比较急,所以只能在做好安全规范布局的基础上,为他改变线路拉好了电线。此外,刘大爷所在的片区已经被列入了2017年农网改造项目中,下半年将一并进行改造,为他树立新的电杆,用电会更加安全可靠。

  老电工出钱出力传递爱心

  17日上午10点,刘大爷在永清供电所见到了满头是汗的供电所员工敖志术。敖师傅今年六十岁,还有半年就退休,本来正在村里为村民安装电表,听说刘大爷要来,赶紧往所里赶。但由于不会骑车,也没有汽车可坐,敖志术就一路小跑,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达到所里。“我累一点没什么,不能让用户等我。”敖志术微微一笑。

  来到刘大爷家,敖志术马上拿出工具,对现场进行了查勘,很快就规划好电表安装和下线的位置,只用了半天就完成了所有线路的安装。“谢谢,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新房里发出明亮的灯光,刘大爷既高兴又感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拉着敖志术硬要请他吃饭,表达感激之情,但被敖志术婉言谢绝。

  敖志术告诉记者,这次为刘大爷家安装线路,他自己就捐了300多元,用于购买室外安装的电线。“他是一个老人家,我也快退休了,所以我知道,他真的很难,要多为他着想。”

  作为“红细胞”志愿者的一员,敖志术是“红细胞”联盟的积极分子,只要有时间,他与同事们就会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来。敖志术说,能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我既然是一个人民电工,就要为人民着想。即使退休了,但只要群众需要我,我仍然会站出来继续为大家服务。”(龚代建)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