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辖39个乡镇,总人口73万。2016年,该县实现了55个村、2557户、7590人“脱贫摘帽”。 从根源着手,以项目助推,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是蓬安实施脱贫摘帽“标本兼治”的精准手段。而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电力先行官”更是勒兵列阵、一马当先,在129个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共计新建(改造)变台333个,新建(改造)高压线路550公里,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93公里,为长久以来备受贫穷、闭塞之苦的村民们“电亮”了新的希望。 结对帮扶 助力村民齐步奔小康 “要过年了,供电公司的‘亲戚’又来看我们来了……” 1月17日,地处蓬安、广安、岳池三县交接,素有蓬安“南大门”之称的南燕乡王家店村早早的又热闹起来。国网蓬安供电公司扶贫攻坚小组“五进”27户特困村民家,挨家挨户检查维修了屋内外线路设备、灯泡、插座,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帮扶物资。 “半年前的王家店是三伏天都冷秋秋,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现在大不一样了,低电压治理好了,三九天也暖洋洋的!” 乡党委书记关小林在谈到供电公司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勘查、规划,制定低电压整治方案,仅用短短13天电亮“南大门”时,感慨不已。 “现在家里的电视、冰箱、电饭煲都能用,有了你们这些亲人隔三岔五的上门帮助,我们的心里跟乐开了花似的……” 71岁的残疾老人蒋开军悄悄抹去眼角的热泪。 “今年春天,我们还要为老乡们送来鸡仔、鸭仔、鹅仔和猪仔,与大家一起建好饲养场和果蔬基地,帮大家找好销售渠道,让全村人‘甩掉’贫困的‘帽子’,走向致富的道路。” 听到公司党委书记唐诚的扶贫思路,村民们眼里装满了幸福的憧憬。 超前谋划 山沟沟引来金凤凰 相如镇油房沟村,曾是蓬安县“榜上有名”的贫困村。“人均3分地,养不活老小,留不住媳妇”也是该村曾经拥有的“名片”。 “要围绕油坊沟村建成绿色、生态、景观的脱贫致富规划,超前规划,为村民构建一张幸福美丽新村的坚强电力‘致富网’。” 年初,国网蓬安供电公司总经理黄明钰提出了“一村一策”精准发力的思路。 规划、设计、施工,打窝、抬杆、架线、安装……连续1个多月的电网改造如火如荼有序进行。5条10千伏支线2.6千米、5条0.4千伏支线12.925千米、8台新装变压器、287户智能电表换装等工程项目,优质高效提前完工。 这一年,油房沟村移民集中居住区、生态农家乐园、大型养牛场、荷花塘等新建设施已投入使用;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油房沟村》专场盛会落户,“百牛渡江”生态景观震撼来自全国的百万游客;乐乐啤酒广场吸引百家美食店和百万食客;四川中大集团入驻,投资36亿沿江开发相如湖景区。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我们的特色产业做起来了,油坊沟村开始火爆起来。” 春节将至,村民们在首届梦幻灯光节上炫目迷人的“时光隧道”中向数万游客呈现了幸福微笑。 消除瓶颈 守护返乡农民创业梦 “全靠低电压改造得好,高庙花谷从5.1开业至今,已经接待了10多万名游客,创收近150万元。” 在蓬安“两会”上,返乡创业农民企业家杨芳勇发出了创业之声。 高庙花谷是蓬安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的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2亿元,观光面积1500余亩。 扶贫攻坚工程中,公司本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心,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利用自由资金对高庙乡兔佛寺村实施了低电压改造,新架设2.7千米10千伏线路2条,增设1台50千伏安变压器。 “有电我们就有底气,今年要发展玫瑰精油、纯露生产基地,带领村上老百姓走上致富路。”告别低电压,高庙花谷业主谈起他的“创业梦”信心满满。 致力迁移 贫困农户用上舒心电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国网蓬安供电公司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2016年,公司全面完成141个集中区建设任务。公司党委书记唐诚与班子成员带领相关部门逐户核实、现场规划,采取了统一部署、领导挂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好局面,确保了各项措施精准落地。 “我都不晓得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哦,有生之年还能赶上趟,享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架了新线路,抽水、烧水、煮饭都是用电,这辈子算是没白活了!” 铜鼓寨村88岁的张碧华老人元旦前搬进了新居,天天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念叨过上了亮堂的好日子。 节前,四川省能源局电力处对蓬安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进行了专项考核。经入户排查,贫困户家中电压均能达到200-230伏,完全能满足照明、电视、电风扇、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生活用电需求,且达标率为100%。 西拱桥村的江景别墅区、鹅项颈村的万亩果橘园、花房子村的农牧饲养场……一个个农家品牌企业建起来。水泥路在山村蜿蜒,座座铁塔屹立在绿野山脊,排排电杆点缀在田间地头,条条银线牵连着万家灯火。 电力精准扶贫电亮了农户们的致富梦。(杨珊珊) 信息来源:国网南充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