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的个儿,清秀的脸庞,说话干脆利索,办事风风火火,这就是被大家称作“农网活地图”的杨小平给人的深刻印象。杨小平是国网巴中供电公司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农网工程管理专责。 他,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是该公司农网工程管理的一把“好手”。2012年获巴中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十佳巴电明星”,2013年荣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标兵”,2014至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建设管理先进个人”。 现场“安全卫士” “今天你们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主要是在梁永镇寨门村4社转运电杆”。 “在电杆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一是工作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二是要将电杆在车上要固定可靠、牢固……。” 这一问一答的镜头出现在2017年元月8日上午巴州区梁永镇寨门村4社的上坡公路上,三个施工队员正在用拖拉机转运电杆。问者就是该公司农网工程安全巡查人员杨小平,被问者是在此社负责巴州35千伏梁永站—梁永农村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队员。 杨小平每到一处,认真听取现场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到岗到位的管理人员对施工情况的介绍,并对现场关键人员、工作内容、安全管控措施、作业流程、施工工艺、涉农收费等逐一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和指导。他每到一处都嘱咐施工队员,不能有急躁的心情工作,每一个施工细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杨小平工作很逗硬,认理不认人,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施工用的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具是否满足施工现场人身安全的需要”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他总是坚持铁面无私,对于同一个施工现场在不同时段进行检查,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对于现场发现的所有违章行为,当场纠正、当场处理,不留情面。 农网“活地图” “这一档导线多了15米”、“这根拉线受力情况不好”、“这基电杆基础回填不够”、“这根拉线缠绕部分绝缘漆没刷全,U形环顶端螺帽没有足够的预留部分”、“这根横担有些变形”…… 杨小平在新增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巴中南江10千伏长赤镇林家村改造工程验收工作中不断“挑刺”。 每一次农网工程检查,杨小平都带领组员马不停蹄地从一基电杆奔向另一基电杆。他运用测距仪准确读取线路实际档距,仔细察看每一处设备(设施)及其零部件的状况,品评施工作业的工艺水平,并与工程图纸、杆位明细表、交叉跨越记录等资料进行细致比对,并按照农网工程验收标准,百分之百逐杆逐基走到位。 2014年以来,杨小平负责农网工程项目及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他从项目储备、立项、建设、验收等全过程参与并完成了11个批次总投资15.3亿元的农网工程,在每批次项目申报与评审中,他均能通过对巴中农网的熟悉和过硬的技能找出不合理的方面,说服相关人员进行修正,确保了每批次申报项目能一次性通过省公司评审。被同事们称为“农网活地图”。 儿子:“爸爸老骗我” 杨小平在家里,母亲需要他孝顺,妻子需要他安慰,儿子需要他呵护……然而,自当上了农电管理专责,他和家人就一直两地分居,家里的事情全落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看着他回家像住旅馆来去匆匆的样子,妻子常常埋怨:“你是公家的人。” 儿子看着别人家的小孩有爸爸接送上学、放学很羡慕,多次叫他接送,可杨小平总是用各种理由说下次、下次……。儿子总是崛起小嘴:“爸爸老骗我”。 杨小平父亲已过世,母亲遇车祸双脚粉碎性骨折致残,在家休养;小孩患先天性白内障、弱视,多次住院治疗,现仍未完全康复,杨小平结婚半年后就从通江到巴中工作至今,节假日才能回家,多次因工作原因还留在单位加班;妻子早已习惯了,少了怨言,多了理解和支持,默默地承担着照顾母亲和儿子的责任。(伏顺德)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