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愿用一片玉壶心 真诚服务候鸟归

发布日期: 2016-12-22

 

  “老杨,昨儿个我都给你问了,儿子强娃子今年回来早,腊月初就和媳妇两个一起回来,屋头不添啥子电器了。”12月15日一大早,四川德阳市土门镇麓棠5组村民周冬对着门口来了解情况的供电所员工杨运河说道。

  “怕是还要给你添个孙孙嘞!”老杨一边笑着打趣,一边在手中的返乡人群用电台账里认真的记录,以摸清返乡农民工今冬明春的用电需求。

德阳:愿用一片玉壶心 真诚服务候鸟归

  数据显示,四川德阳市人口392万,在外务工人员有112.64万人,每逢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这些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意味着农村用电量的井喷式增长。为改善农村电网在此期间出现的供电困境,德阳公司按照“早安排、早协调、早落实”的原则,一方面不断加强基础电力设施建设,一方面持续了解群众用电需求加强供电服务,及时保障群众优质的供电服务。

 德阳:愿用一片玉壶心 真诚服务候鸟归

  强电网 破解返乡用电困境

  “除夕更阑人不睡”。在德阳市农村,不少地方的农户还保留着老传统,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亮亮堂堂过大年三十。中江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接近40万,也是德阳市低电压最为突出的地区。

  “嘿,以前别说电视了,一到过年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灯泡都是个红坨坨。”在外打工刚刚返乡的中江仓山镇望乡村5社的赵再平说,“现在咋个用电都没事了,供电所的电工提前都把线路改造好了!过几天就把堂屋大空调也整起。”

  要彻底改善农村电网因外出务工人员年底大量返乡出现的供电困境,电网建设是关键。3个月前,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对这个台区实施了增容改造,新架了400多米380伏线路,彻底解决了低电压问题。

  2016年,国网德阳供电公司通过对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对部分地区低电压问题通过35千伏的布点及10千伏电网的切割得以改善。35千伏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提高,35千伏变电站的布点更加充足、合理。统计显示,2016年德阳农网升级工程项目共计330个,涉及150个村,覆盖面达31.4万户农户。其中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05.6千米,新建改造配变508台,总容量82.475兆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及以下线路562.9千米,完成治理低电压台区477个,为供应两节期间暴增的用电负荷提供了可靠保障。

德阳:愿用一片玉壶心 真诚服务候鸟归

  强服务 打通供电“最后一公里”

  不仅要保证返乡的农民工兄弟有电用,还要用的舒心,用的安心,供电服务一定要跟上。

  “今年木耳不愁销路,还是多亏现在电用得顺畅。”12月10日,在德阳市什邡马井的木耳香菇种植大户张真兵由衷的说道。

  48岁的张真兵以前也是常年外出打工,回乡后想开耳房培育木耳香菇等菌类,可以前的小作坊生产模式又让他有些犹豫——人工洒水,煤炉加热,出点问题一批木耳就全毁了。如果采用全套现代化设备,就必须要保证供电万无一失才行。

  马井供电所员工钱永贵及其同事为此多次走村串户,根据木耳生产、包装、加工、储存用电特点,先后6次到用电申请处勘测,制定方案。同时,公司结合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为马井镇的多个木耳种植村增加、更换配变12台,增容120千伏安,改造10千伏低压线路2300米。如今,张真兵的几十座木耳棚里,一排排木耳、蘑菇长势喜人,保守估计今年的木耳和香菇年利润不下三十万元。

  据了解,德阳公司提前组织供电所员工主动到辖区内乡、镇、村收集年底返乡务工人员信息,确定每家每户返乡人数,返乡时间,所需负荷等,为其建立特殊服务档案。主动深入返乡农民工家中受理用电申请,对返乡农民工用电办理开辟 “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用电手续,缩短业扩报装流程,实行“一站式”用电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用电办理时间。截止目前,该公司已成立了近80个服务队,24小时轮班待命,只要有返乡农民工用电出现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理。(文/李如宏 图/李帅华 周斌)

  信息来源:国网德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