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顺,51岁,是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普通的电力一线员工,然而平凡的他却有着许多不平凡也不普通的闪光点。 年过半百的黄朝顺常年累月在海拔2000多米的盐边县和爱乡的高山上工作,那是一个少数名族居多,用户坐落得比较零星的地方,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供区的农村用户基本都居住在那里,26个台区,近4000多用户,黄朝顺从未有过怠慢,由于是主要值班和工作负责人,太多时候他只能一个半月回一次家。 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山里的冬天比别处要早些,每次进城开会,他都会摸着头尴尬的笑笑,因为其他同事都穿着单件T恤,而从山上下来的他已经是厚外套加毛衣。然而一到夏季紫外线却疯狂得要命,黄朝顺几被晒得整个颈部红肿、脱皮,就连处理用电故障时,客户见到都会心疼说:“黄哥!去看医生没有啊?”“你们都知道的,我得的是公主病呢!”他打趣的说道。他性格爽朗,从不计较,曾经我问过他,“以你的条件可以换个工作地方啊!”他笑笑说:“哪儿都需要人呢,都去挑好的工作环境,这儿的工作谁干呢?”。不顾自身病痛,黄朝顺刚毅坚强对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常常天色未亮,来不及多穿一件毛衣,扛着漆黑、打着手电,便开始了多年如一日的工作。而如此刚强的铁汉,却也有热泪挥洒的时候。那年,黄朝顺的父亲突然重病,瘫痪在床,然而正逢政府重抓烤烟保电,他选择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带着揪心与对父亲的牵挂,圆满地完成了那年的保电任务。当他匆匆赶回家,父亲已病危,他痛哭不已,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声泪俱下,这是对父亲的愧疚,也是对自己的责备,长年工作在外,很少与父亲团聚,而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更是难上加难。一心为民的黄朝顺,顾不上自己和家人,也要为民排忧解难。 真心为民深得信任 抗旱保电时节,他总是奔走于一家又一家农户家中。那里的农户大多以烤烟、种果木和蔬菜买卖为生。而烤烟时节一项主要的任务便是为烟农保电,帮这家检查用电线路,给那家查看开关负荷,他从不怠慢,因为一炉子烟就是上万元收成,那是农户一家人一年到头的希望,容不得一点疏忽和闪失,所以无论白天或黑夜,黄朝顺24小时手机不离身,只要农户电话一到,不管头顶烈日或身披落雨,不管天色未亮或夜色已深,他都会带着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烟农排忧解难,从农户下种到收成,黄朝顺几乎难得睡个安稳觉。对工作热诚,对农户用心,黄朝顺受到广大农户的爱戴和尊敬。无论谁家的果树靠近导线需要处理,农户们从不为难,都会说:“老黄哥!你处理就是了!” 甚至在他忙不过来时,农户们亲自动手清除了果树靠近线路安全距离内的隐患。 恪守信誉留住真情 用电市场上各种同类竞争越演越烈,街上的推销商,做起了太阳能板的广告。在电网营业点,黄朝顺忙着给客户读卡充值,三三两两的客户便前来咨询关于太阳能板发用电和电网供电的区别,他没有诋毁他人的产品,而是特别真诚的说道:“太阳能光板节能、环保、实惠。而作为供电的我们只是一心一意希望你们安全用电,一家人生活得美满幸福!”这时,人群里有人说道:“多年前不是推广农村用沼气煮饭嘛,沼气爆炸好多起,沼气坏了连维修的人影都没见着,当初花了好多精力修好了,用不成了连问的人都没有!这个太阳能板我看也不可靠!”又有人说:“我们几代人都用你们的供电,供电维护这块我们从没担心过,老黄哥!我们相信你哪!”听着客户情真意切的话语,王朝顺双手微微颤动,眼底泪光点点,溢满感动。也许工作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就是得到服务对象的这份肯定与认可。 这是黄朝顺,也是所有电力一线员工的精神追求,同黄朝顺一样,所有电力员工亦是如此,为电力事业,为广大电力客户挥洒着汗水与热血,他们甘于奉献、忠于服务,他们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孟丹婷 陈远会)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