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带着碗筷去检修

发布日期: 2016-11-17

 

  11月16日早上9时许,环绕在山头的云雾还没来得及散开,唐邱和他的工友们早已开始了他们忙碌的一天。

  这边,吊车驾驶员加足“马力”,一脚油门踩到底,伴着“轰,轰,轰……”的马达声,吊车臂起吊着拆卸下来的“刀闸”在半空中平稳移动,来去自如。地面上,唐邱用手势指挥着五六名穿着黄色工装的工人将吊起的刀闸移动至准确的位置。

  那边,电焊师傅用脚将一块不知名的铁皮踩在脚底,高速转动的电锯沿着画好的切割线“走”过去,火红的铁渣子像飞落的烟花散落一地,场面忙而有序。

  “介损0.04%,电容10050pF……高压试验数据合格,可以投运!”现场高压试验负责人徐伟芝在对即将被安装的电流互感器做完介损试验后手脚麻利地断开了仪器电源。

   “你以为我们的活儿轻松哟?从主控室放线到户外端子线、排线、做线头子、封堵等一系列程序下来,一个端子箱至少也得10个小时才脱得到手……”负责现场二次电缆安装的杨虎翼,一边费劲地往端子排里“卡”着电缆一边毫不示弱地向笔者介绍他的工作难度。

  克服困难  保客户安全用电

  据该公司输变电工程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介绍,本次工程只有3天停电时间,将对110千伏竹园变电站1号、2号主变油枕及14组110千伏隔离开关进行更换、还将对该站I段母线上的所有设备及构架进行防腐处理,任务重、工期紧。并且,竹园变电站还担负着对交通运输I级重要供电客户成都铁路局成都供电段(竹园坝牵引站)的供电任务,如不加紧恢复供电,竹园坝牵引站面临着单电源供电风险,后果不容忽视。 

  为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工,该公司统一部署、超前规划,克服多重困难,严密制定了施工方案和安全组织书;在停电前3天就安排人员吃住在站内,做好停电安装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停电施工期间加派现场监护人及施工人员,停电第一天现场有30余名工人施工。

  由于施工队伍庞大,外出就餐等待时间和来回路途耽搁时间较长,为节约时间快工期进度,该公司安排专人在站外空地搭建了露天简易厨房,每天负责买菜做饭。只要饭菜一好,“大厨”站在变电站门口一声吆喝“开饭咯!”,30名工人将手里活一扔,“呯呯砰砰”用筷子敲打着自己带来的碗筷三五成群地奔向“食堂”。站着吃、蹲着吃、席地坐成一排吃……大家找着一块空地就开始 “狼吞虎咽”起来。

  唐邱说冬天日照时间比较短,为了保证工期,该公司还充分发挥“白加黑”战斗精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晚上通过应急灯照明施工至21时。

  “为尽量延长白天安装工作时间,我们昨天晚上就安排运行人员住到站上,早上5时过就开始停电操作了……”该公司检修分公司的杨晋一在介绍他们如何争取时间时说。

  多措并举   保冬季用电

  “110千伏竹园变电站内110千伏刀闸已经运行20年,在冬季用电高峰期来临前,我们必须完成对该变电站老旧设备的更换。” 李毅介绍,本次大修工程只是该公司保冬季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缩影。随着立冬时节的到来,广元气温持续下降,即将到来的风雪天气对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冬季用电高峰时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广元公司多措并举、提前部署,对各变电站内的电容器和消弧线圈进行更换和增容改造;通过零点作业,在负荷较重的6座变电站内10千伏线路总开关上安装测温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及负荷变动情况;通过做防火墙、刷防火漆对变电站内电缆沟及电缆进行防火处理。

                                                                                                                                                                                                        (杨笃君)

  信息来源:国网广元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