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过硬,脾气倔强,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安全帽下的头发总是与年龄相悖的乌黑,工作中矫健的身影总是透着一股不服老的“犟”劲。在同事眼中,杨新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犟”。但正是拼着这股子牛劲,年近60的杨新明在配电检修工作上一干就是39年,成为了变电检修的行家里手。 杨家“犟” 专啃“硬骨头” 丰富的经验阅历,渊博的电力知识,老杨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电力“干将” 。 2008年,35千伏全福变电站计划在保证站内原有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双倍扩容,任务下达在8月下旬,要求国庆前完工,时间紧,难度大,面对眼前的“硬骨头”,老杨没有一丝抱怨,带领班员说干就干。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与大家一起研究出最安全、最保质、最省时的工作方案。为确保安全,每一个细节他都严格把关。8、9月的变电站俨然一个露天蒸笼,老杨冲锋陷阵,领着大家从清晨干到天黑,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 35千伏全福变电站双倍扩容工程终于在国庆前被成功拿下。 几年下来,辖区内所有变电站的改造、增容等大型工程都陆续被老杨的班组给“啃”了下来。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开展以来,老杨又再一次带领班组致力其中,2014年10月、11月,仅仅两个月,班组就成功对城网黄兑铁线、尖南Ⅰ回、黄新线、铁较线、黄公铁线5条10千伏线路的23台T接箱进行了全部更换,为配网智能化下一步工作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领班组攻坚克难,现在老杨所带的配电检修班早已是省公司五星级班组,夺得过多项荣誉,“战功”累累。 杨家“犟” 完全不服老 ‘不服老’是老杨的典型标签,技术活也干体力活也揽,一个问题没弄清,加班再晚他都非要把它理顺了不可,电杆上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对于老杨,无疑是工作至上,感冒发烧都舍不得请天假,有一次外出工作被狗咬了,咬的不轻,腿上缝了很多针,伤口还没好就一步一拖的来上班,别人劝他多休息几天,他却嫌别人唠叨。 对于杨新明来讲,一年四季都是工作旺季,工作模式是5加2,白加黑,一天24小时都保持待命状态。今年7月18日,暴雨侵袭乐山城区,降雨一度高达100毫米,傍晚,城区 10千伏通万线4GF电缆分接箱故障,接到抢修任务时,老杨刚下班回家,还没来得及吃饭又直奔现场。夜里大雨哗啦啦地下着,虽然有工作伞,但一身还是被淋了个通透,汗水混着雨水模糊着视线。凌晨雨势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安全,抢修被迫停止,老杨焦急地等待着,一等到后半夜雨势减小,就迫不及待地带领大家又风风火火地干起来,这一干就干了个通宵。清晨,成功恢复供电的时候,老杨无意识地揉搓着酸疼的腰背,脸上如释重负地笑着。 眼看老杨年龄在增,家里怕他吃不消一线班组的工作,都希望他能调个轻松点的岗位,但老杨却十分倔强,“班上有经验的老员工哪个没有点岁数,本来一线班组就缺人,我走啦,只能增大班组的工作压力,班上的年轻人还得多点我们这样的老师傅来带。况且我已经熟悉了班组的工作业务,习惯了班组的生活,我就呆班上,哪儿也不去。” 39年,老杨带领班组打了不少硬仗,贡献了不少功勋,然而在他看来,这些并不值得炫耀,他只是干着自己该干的。老杨说,自己没有什么凌云壮志,能团结好班组,完成每一项任务,就算是他真正尽到了一个班长的本分。 39年,企业改革,班组易名重组,年轻的班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杨新明却毅然坚守着班长的阵地,倾尽青春,恪尽职守……(熊文娟) 信息来源:国网乐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