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山区,薄雾飘绕。10月27日,黄府堰的陈曦大哥早早起床,将家庭农场的500多只种鹅赶到水塘后,夫妻俩又忙着去喂跑山鸡和生态猪。 一年前,陈大哥在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金锣村租地百余亩,开办家庭农场,主打特产“黄府堰贡李”,同时兼生态养殖和农家乐。 开办之初,农场的电源由金锣村7B台区供电,变压器距农场600余米,恰巧又处在台区末端,电压较低。 “平时照明没什么问题,就是加工粮食粉碎饲料有点难,要熬到深更半夜才能加工。”每每说起以前用电,陈大哥都会有一些无奈。 今年春天,国网德阳供电公司电力工人来到了这里,对金锣村6B的电力线路进行改造,增大了变压器,增架了三相线路。电力公司本着“就近供电”的原则,把陈大哥的电源移到了金锣村6B台区供电,将陈大哥的供电线路缩短到了200多米。 电力足了,陈大哥的干劲更足了!夫妻二人一合计,陈大哥买来一台大功率加工机械,加工粉碎饲料更快了,1个小时下来就可以加工几天所需的饲料,不论什么时候加工,都不会因电发愁。后来的几个月里,陈大哥不断增加养殖规模,现在发展到50头生猪,1000余只跑山鸡和500多只种鹅,种鹅一天的纯收入达到1000余元。为了方便果树灌溉,陈大哥还自筹资金,修建了一台30千瓦的提灌站,今年夏季天旱,有了提灌站,陈大哥的果树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质量较好的李果成了顾客的抢手货,销往德阳市场。 “农场最终的规模,贡李、布朗李、杂柑、葡萄、猕猴桃约100亩。年养猪200头,家禽5000只。”陈大哥信心十足地勾画着发展蓝图。(胡凤国) 信息来源:德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