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菌菇飘香。10月24日,笔者来到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赵发银的香菇棚里采访时,只见数万棒菌棒排满大棚,在群山环抱中别有一番景象。 在大棚里,村民们一字排开,小心翼翼地采摘香菇,笑声不断。 新山村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幅员面积6.75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300亩,山地5600亩,全村共206户798人,其中贫困户40户,贫困人口147人,是国家级重点扶贫村,也是国网广元供电公司精准扶贫村。 2015年9月,广元公司选派羊木供电所副所长杨奇国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后,与村委干部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赵发银是新山村40户贫困户之一,2015年10月,在外务工的赵发银回村创业,在地方政府支持和杨奇国的引导下,赵发银种植香菇的念头油然而生,走上发展香菇产业的道路。 一开始,担心没有技术和销路,赵发银还有些顾虑。杨奇国多次找到赵发银,向他分析新山村以后的发展规划,并表示将协调香菇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使赵发银的创业想法更加坚定。 香菇的种植过程比较繁琐,在培育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生长时对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除了技术上的指导外,电力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尽快解决赵发银产业园用电问题,杨奇国从羊木供电所到朝天供电公司逐级汇报,争取材料,组织供电所的电力员工为产业园架设线路,仅仅用了3天时间,为赵发银产业园架设520米低压线路,解决产业园抽水灌溉用电问题,确保赵发银3万袋香菇的种植有序推进。 通过第一书记杨奇国的牵线搭桥,赵发银种植香菇在菌种、菇木选择、种植技术上给予现场指导,加上赵发银夫妻二人的勤劳耕种,香菇产业园很快走上正轨。今年7月,一排排菌棒上长出第一批美味诱人的香菇,长势喜人。 “从9月底起,培育了一年的3万袋香菇菌棒迎来了第一次大面积出菇。”看着香菇菌棒上盛开的数不清的“小花朵”,菇农赵发银喜笑颜开地说。 “按照每棒产4斤香菇,每斤按4到6块市场价出卖,3万棒香菇产值高达40多万元。”一想到项目效益见涨,赵发银心里乐开了花,脱贫不再是梦想。 “采香菇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不仅可以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采访结束后,笔者走出大棚基地老远,还能听到爽朗的笑声不时从香菇大棚里飞出。 相信,在地方政府和国网广元供电公司的帮扶下,会有更多的村民像赵发银一样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追逐小康梦,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李恒惠) 信息来源:国网广元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