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电助凤阳焕新貌

发布日期: 2016-10-18

 

 

从开坪乡的国网绵阳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车十来分钟,便到了目的地北川凤阳村。曾经这里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2015年被纳为四川省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后,在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号召下,国网北川县供电公司主动参与扶贫、积极探索供电与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和结合,将供电工作贯穿始终。

村民盼来优质电

凤阳村流行这样一句话:精准扶贫,电力先行。

2015年之前,全村仅两台50千伏安变压器,电压严重不足,且设备简陋、老化,几乎全是木杆和破股铝线,用8号铁丝代替导线的情况处处可见,甚至有活树杆上钉胶鞋底来充当电杆的情况。村民们看一集电视剧都需要借助调压器才能完成,打磨100斤稻谷竟需要折腾好几个小时。如果再遭遇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安全隐患更无处不在。那个时候,村民只能点起煤油灯照亮。

“我2000年来到小坝供电所,我是看着随着村里电力改造的进程而使得这个小村庄旧貌换新颜的。” 北川小坝供电所所长刘加银说,凤阳村地处山坳,上山的路曲折蜿蜒,本来就不宽的路,又常常被砾石和枯枝占据一半多的位置,参加该村线路改造的电力员工因为所里车不够,便骑自行车甚至步行上山,最多的时候一口气走了三四个小时,好多人的脚上都磨出了水泡。夏天,接近40摄氏度的气温,每天都是汗如雨下的,却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从2015年10月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凤阳村低压线路得以全部改造,原来的破股铝线、木杆全部下岗,取而代之的是钢芯铝绞线和一根根笔直威武的水泥电杆。同时增设两台变压器,供电容量由以前的100千伏安增至450千伏安,提高了电压质量和用电安全性。

有了电力保证,村民们农耕的效率大大提高,现在打磨100多斤稻谷分分钟就可以完成。在政府的帮助下,村民们开启了新的事业:养蜂、养鸡、羊肚菌种植等。村里大棚的通风设备和供氧设备都全部依靠电力,现在电压稳定,电力充足,对于致富,村民们纷纷表示没有后顾之忧。

供电服务更周到

2016年3月2日,随最后一只智能电表封扣完成。电灯如萤虫的低电压生活在凤阳村彻底变为历史!那一刻,全村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每个村民的都脸上洋溢着无限喜悦。

村里设置了电费智能充值终端,给IC卡充值便可以保证电表供电运行,我们再也不用跑到40多公里以外的供电所营业厅去交费了。正在充值终端前交费的王大姐激动地说,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小坝供电所每年向开坪、小坝两个乡发放4000多本电力知识读本,员工们走进每一户农家,以活泼生动的图文向村民们介绍电力知识,宣传安全用电等。每年的开学季,小坝供电所的员工们都会在凤阳等几个村庄的学校和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开展电力知识课堂,增长小朋友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为了方便村民充值电费和了解电力讯息,供电所积极在村里宣传掌上川电APP,目前差不多有100户村民安装了掌上川电app,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充值业务,尽晓天下。(余京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