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一线员工】郑国磊:冠军的成长故事

发布日期: 2016-10-14

 

  【寻找最美一线员工】郑国磊:冠军的成长故事

        今年33岁的郑国磊,高高瘦瘦,略带腼腆,话语不多,眼神中透露出质朴和实诚。这样一个性格内向的年青人,一举夺得了今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配电组冠军。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以勤奋好学、真诚进取,走出了一条独有的优秀技能人才成长道路。

  勤奋执着 他是爱学进取的有心人

  1983年,郑国磊出生于成都彭州丽春镇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鼓捣”电器的他看着村里电工为一家家点亮电灯、送上光明,心里特别佩服,也暗暗下了决心,将来要当一名电工。再后来,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的郑国磊放弃了到深圳表姐公司工作发展的机会,2008年,他申请报考了彭州公司农电员工,从此与农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国磊入职之时,正是彭州刚经历了“5.12”大地震灾后重建之时。刚一上班,他就跟着老师傅们奔向了灾区前线。干好农电,不光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什么也不懂的郑国磊深知这一点。从此,他就像一个饥饿的婴儿,猛烈地吮吸着农电知识。农村居民移表换表、活动板房临时架设照明、灾后重建小区电网配套等大量工作刻不容缓,郑国磊没有叫一声苦和累。他爬电杆,磨破了膝盖;空中架线,在十几米的水泥杆上一干就是几小时;学习线路设计,草图画了一本又一本,什么物理学、电力学的公式、定义、定理,越是枯燥无味,他越是视为香饽饽。

  “电网灾后重建正是自己最好的锻炼。”日积月累的忘我工作中,郑国磊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农电技能。就在这个期间,郑国磊开始自学电气工程及机械自动化专业,最终如愿拿到大学本科学历。

  2009年,郑国磊被安排兼职管理全所的工器具和备品备件,勤奋好学的他趁着工作空闲时间,将所有的纸质档案、台账、使用记录全部录入电脑,并利用自己的大学专业知识,做了一个简易的工器具检验到期报警系统,给工器具管理带来很大便利,受到公司领导好评,并在全彭州推广使用。

  2012年,在供电所标准化创建工作中,郑国磊更是勇挑重担,一边买来《电力学原理》《农网建设典型设计》等书籍刻苦自学,一边往返奔波在乡间田野和办公室之间,采集数据、绘制线路图、统计设备明细表等,常常忙到深夜。经过郑国磊3个多月的辛勤付出,丽春供电所顺利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

【寻找最美一线员工】郑国磊:冠军的成长故事

  虚心好学 他做誓不服输的弄潮儿

  平日里郑国磊是谦谦君子,待人和气,斯文有礼,但是面对技能竞赛,却又呈现给大家的是有韧劲、不服输的劲头。

  “他是公司通过社会统一考试考取农网配电技师资格的第一个。”据彭州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灾后重建结束后,农电员工之间“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浓烈。郑国磊白天不仅要上班,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晚上还要整理学习技师考试资料,还常常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傅们请教。得益于他的坚持和自律,最终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真正的农网配电技师。

  2015年,省公司开展农电技能大赛,从未参加过比赛的郑国磊十分幸运地通过选拔,进入了成都公司集训队。集训结束时,成绩不理想,郑国磊仅获得“配网组”第四名,前三名成功入选出战,他却惜败落选。

  这次失败让郑国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短板,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于是他利用成都公司网页的网络大学平台,把题库的农网运行和检修练习题从头到尾的做了个遍。题库的题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郑国磊就从《农村电工》《农电管理》等杂志中找题进行疯狂练习。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或疑问,郑国磊都记下来,碰到教练老师和专家就不耻下问,需心请教。他把每一次工作都当作是比赛,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就这样,在短短一年里,他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郑国磊说,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时刻准备着。今年7月,“2016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拉开帷幕,他和其他5名选手成功进入了集训营。再次入选让郑国磊欣喜而兴奋,心中誓言,一定要奋力一搏。

  集训期间,郑国磊上午参加团体架线和制作拉线,下午练习配电屏故障查找和排除,晚上则是理论学习、计算机操作和案例分析,他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满,除了睡觉,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集训的40天正值三伏,烈日酷暑下,一套拉线做下来,郑国磊全身衣服湿透。晚上计算机操作练习结束后,同伴们都睡下休息,他却自我加压,强化理论试题,一做就是凌晨一点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上,郑国磊凭借坚实的理念基础和精湛的技艺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配电组”第一名,同时也帮助彭州公司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优异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更让公司员工对他刮目相看。

  随叫随到 他当百姓用电的电保姆

  “学好技能,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服务。”郑国磊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供电所里,郑国磊除了管理好工器具和库房里的备品备件外,还要负责供电所27000多客户的故障抢修。

  “服务百姓,有求必应。”他24小时待机,走家串户,风雨无阻,随叫随到,为客户排忧解难。只要客户求助,无论夜多深、路多远,也无论分内分外,他肯定能迅速赶到,并圆满处置。

  到达现场后,郑国磊用他的火眼金睛对故障点一扫描,短短的几分钟,就能替客户找出原因。“配电屏故障查找第一名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从日常工作实践中积累出来的。”郑国磊说。

  “小郑师傅,快请帮忙!”9月20日14时左右,亿亿亚克力有机玻璃厂的负责人易开军急冲冲的来到供电所,拉起郑国磊的手就往外走,边走边介绍:厂里的电费不知啥原因高出1000多元来,自己的电工找了一天都找不出原因,只好上门求助远近闻名的技师“电保姆”郑国磊。

  郑国磊拎起工具包跟着去了,一到玻璃厂便迅速检查出是互感器被烧坏。于是迅速更换了互感器,似乎解决了问题,但理论上他又觉得有一些解释不通。互感器不工作只能少计电量,厂里是多出了1000多元的电费呀?于是郑国磊又通过仔细分析和查找,发现电容的接触器也被烧坏。因为电容不工作,不能实现无功补偿,系统会自动罚款,这“多出来的电费”有了出处。找到了原因,消除了缺陷,恢复了用电,帮助客户解了急难。

  易开军很想感谢一下郑国磊,可郑国磊一分酬劳不要,还把易开军硬塞在他手里的一包香烟也悄悄放回了玻璃里办公室桌子上。

  这就是郑国磊,他正以勤奋扎实地脚步,在农电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不断地抒写着人生的精彩。(邓超 郑炯)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