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40年不离不弃同事情

发布日期: 2016-10-13

   在位于攀枝花市东区老熊阱的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职工生活区,有这样两位老人,他们既是战友,又是同事,也是邻居。其中一位老人因工致残,缠绵病榻40余年,另一位老人则在退休后义务帮助和照顾他。这是一段延续近半个世纪的战友情、同事情和邻居情。

  相识

  早在1965年,攀枝花建市的那一年,年仅25岁的范祥学抛家别口,从武汉电力部门来到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范祥学积极投身攀枝花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在艰苦的创业岁月里,为攀枝花白手起家的电力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年,年仅18岁的刘代祥也从四川达州的农村来到攀枝花,成为电力系统一名普通工人,攀枝花的第一座火力发电厂—501电厂就是刘代祥等人肩挑背扛建设起来的。

  建市初期,电力系统实行军事化管理,两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建设者成为了战友和同事。两人相识于1968年,为建设密地变电站。当时,范祥学是送变电工程队4连的管理人员,下派参加劳动,刘代祥则是工程队1连的一名普通工人。初次接触,在刘代祥眼中,大学毕业的范祥学有知识,懂技术,又处在领导岗位,却丝毫没有架子,和蔼可亲,每天和他这样的普通工人摸爬滚打。工作中,刘代祥便经常向范祥学请教相关电力业务知识,范祥学也是有问必答,倾心相授。两人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范祥学成了刘代祥心中可敬可佩的好大哥。

  1975年2月22日,一次意外事故不幸发生在范祥学身上。那一天,兔年春节刚过,明媚的阳光下,攀枝花开得正艳,范祥学和同事们在炳草岗变电站安装10千伏的开关柜。开关柜十分沉重,他们只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人工搬移安装。安装过程中,开关柜突然倾倒,砸中范祥学的腰部,剧烈的疼痛让他昏了过去。当他从病床上醒来时,发现自己下半身已经毫无知觉。得知范祥学受伤的事情后,刘代祥非常难过。在看望范祥学时,鼓励他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继续为攀枝花三线建设做贡献。“像他这样有知识懂技术,又当壮年,正是干事创业大有作为的年龄,却因为意外的受伤戛然而止,非常痛惜!”刘代祥说。

  范祥学受伤后,在上级组织的关心和协调下,他的妻子和一对女儿从武汉迁居来攀,长期分居两地的一家人不得不以这样的缘由团聚。妻子放弃了工作,专心护理瘫痪在床的丈夫,并抚养一对女儿长大成人。

  后来,攀枝花电业局(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前身)在老熊阱建起居住区,范祥学、刘代祥两家人成为了邻居,刘代祥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范祥学一家。

  相助

  2008年11月21日,范祥学的妻子不幸去世。而他们的一对女儿也早已成家,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难以尽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在单位的关心下,帮助范祥学聘请了一名保姆。就在这一年,刘代祥到龄退休,闲下来后,刘代祥便经常上门探望范祥学,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如家里的电器、开关等出故障了,都是刘代祥来修好的。范祥学家住一楼,夏天多蚊虫,刘代祥便去买来纱布,把门窗装上沙窗,避免蚊虫叮咬。

  因为长期卧病在床,范祥学失去知觉的下半身已经明显萎缩,导致大小便失禁和排便困难。2012年有段时间,范祥学连续10天没有排便,在极度的痛苦中,他打电话给刘代祥,诉说自己的情况。刘代祥想起自己孙女有一次便秘,使用了开塞露,效果不错,便马上带给范祥学,并忍受着恶臭,用手为范祥学把大便抠出来。此后,范祥学每次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都是刘代祥帮他。

  刘代祥发现,由于范祥学平时生活十分节俭,每日仅食用少量米饭和蔬菜。为了缓解范祥学排便困难,刘代祥叮嘱他多吃水果,还经常帮助范祥学购买水果,并为其按摩和擦洗萎缩的腿部,避免生长褥疮。

  随着范祥学年龄日增,身体状况下降,刘代祥几乎每天都要上门探望,陪老大哥聊聊天,或通个电话,帮助他缓解痛苦。有一次,和家人在外旅游的刘代祥发现范祥学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心急如焚,联系上保姆才得知范祥学家里的电话坏了。

  由于下身瘫痪,范祥学几乎每天都要承受神经上的剧烈疼痛。每当疼痛袭来,顷刻间便浑身大汗淋漓。40年来,每天都在刻骨铭心的疼痛中度过,范祥学不知道,这样的煎熬还有多久。有很多次,他都对刘代祥说,你让我去死吧,现在不是有安乐死吗?刘代祥总是耐心安慰他,鼓励他好好活下去。

  范祥学说,他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是党把他培养大的,还让他上了大学。受伤致残后,又是在单位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活到现在,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刘代祥认为,作为自己的老战友、老同事和老邻居,他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希望范祥学好好活下去。(刘靖)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