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真情服务“小客户” 乡村用电暖心窝

发布日期: 2016-09-27

  城市工业的“大客户”重要,农村“小客户”更重要,哪怕一个月只用一度电,供电服务也不能打折扣。近年来,国网德阳供电公司狠抓供电服务质量,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供电服务水平,该公司要求在供电服务中无论“大小客户”都必须保证质量。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已从解决温饱转入脱贫致富。在农村无论是养殖、种植还是创业,几乎每一项扶贫措施背后,都需要电力的支撑。没有电用,用不好电,用电麻烦都会制约农村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

  “十二五”,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大力推进农网升级改造,投资1.6亿元完成449个“低电压”台区治理,农网供电质量不断提高。供电服务的好坏要看农村,如今在德阳各县、市农村,无论是村里的干部,还是孤寡老人,他们对供电服务都有深刻体会。

  黑花生卖了好价钱

  为解决德阳市钱音村村民收入问题,政府在当地为老百姓成立了黑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花生产量40余万斤。为解决花生销售难题,合作社修建了冷冻库,将部分花生冷藏到春节前后价格好时销售,以增加社员收入。

  8月初,冻库竣工,黑花生临近采收。可村上忘了申请冻库用电,这让村支书王道明有些着急,8月12日他来到双东供电所求助。

  如果花生熟了,冻库没电,花生就烂了,这关系到全村多户人的收入。因时间紧,供电所特事特办,立即派出技术力量,对现场进行查勘,落实供电方案。8月15日,正值秋老虎肆虐,气温达到38摄氏度,供电所的员工早早赶到现场。挖坑,立杆,组装拉线,架线……半截裤子都被汗水打湿了,13位员工经过一天的努力,为冻库通上了电。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我们的合作社肯定能壮大起来,等资金够了,我们再建一个冻库,把糯玉米、东美枣冷藏起来……”王道明描绘着钱音村未来的致富蓝图。

  给不出去的“辛苦费”

  “这个钱一定得拿着,给点辛苦费,理所当然!”

  9月5日,年过六旬的刘天友大爷拿一张50元的钞票,硬往德阳柏隆供电所员工杨通全师傅手里塞。“谢谢了,我们真不能收,收了就是犯错误!”杨师傅谢绝刘大爷好意。望着手中给不出去的钞票,老人显得很激动。

  当天中午,刘大爷家突然停电,没法抽水做饭,打电话请供电所快点派人来看看。十多分钟后,杨通全出现在刘大爷家门口。一阵忙碌过后,电通了,抽水机吐出了清澈的井水。老人十分感激:“用电一有事就找你们,你们跑得飞快,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五保户”档案进供电所

  9月6日,新市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员来到玉泉镇玉江村孤寡老人向大娘家里,为她家义务检修线路,确保老人用电更安全。

  为了让辖区内的“空巢”“五保”老人用上放心电、安全电,该所党员服务队会定期开展针对老人和敬老院服务活动,为他们检查室内用电线路、开关插座以及电器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该所还为“空巢”“五保”老人建立服务档案,详细记录这些特殊客户的用电需求,并定期走访慰问。

  田坝头就能交电费

  “这个‘掌上川电’真好,不用再跑到镇上就能交电费了,太方便了。”9月12日,广汉西高镇百里村2组村民王大爷在供电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第一次使用“掌上川电”交完电费激动地说。

  广汉高新供电所为了让农村客户也能享受智能化、便捷化、亲民化供电服务,拓宽交费渠道,该所服务人员走乡串户宣传掌上川电,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智能电子化交费方式。村民们随时随地能够进行交费购电、查询电量,查看停电公告等。

  好举措不能只在城市里推广,德阳公司要求各供电所都要在辖区内广泛宣传“掌上川电”,向农村群众详细讲解“掌上川电”的电子化交费方式,手把手教村民使用。

  据统计,为摸清农村客户用电困难,有效解决农村用电具体问题,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近3年,德阳公司共走访农村客户159万次,现场解答用电咨询4.5万次,收集处理用电问题2.3万条。(周斌)

  信息来源:国网德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