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充市高坪区城市核心位置5米深的地底下,有一群活跃在“隐秘战线”的供电人,他们钻隧洞、战高温,像猎鹰一样排查可能威胁电缆安全运行的细小隐患,阴暗潮湿的地底环境,黄色的安全帽越发显眼,他们是默默守护电网安全的“地底小黄人”。 8月23日上午,南充地区室外温度接近40摄氏度,国网南充供电公司输电电缆巡检小组按照生产任务书对110千伏河东变电站1800米长、容纳6回共12000余米110千伏输电电缆的隧道进行通道巡视、红外测温、接地环流检测、通道清理排水等巡检工作。 在通往隧道入口不远处就能听见鼓风机嗡嗡作响,“每次下去巡检前,我们都要提前半小时过来开机通风。”工作人员许小兵介绍,由于隧道深,为确保下到隧道里的空气充足,不仅要有足够的通风时间,而且在下到隧道之前还要仔细查验消防、通风、测温监控显示屏数据,以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在班前会后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开始从竖井深入隧道底部。沿着狭窄的铁制梯步缓慢下移,短短的3米长、共10余级的梯道,单人下到底部需耗时3分钟左右,过程之中还要注意防范被井沿碰伤,相比高山巡线,“下地”巡视全然不同,1800米的路程并不算太长,但闭塞的空间、污浊的空气、不易发现的隐患,让地底巡检比路面艰辛好几倍,并且专业要求更高、人员素质要求更细。 在隧道大概走了300米的位置,巡检人员来到了一处电缆头的衔接位置,“110千伏关东线电缆运行正常。”借助红外测温仪,工作人员对各相电缆接头温度进行了一一检测,随着往隧道里面的深入,一股闷热的气流扑面而来,专门用于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便携式气体检测装置数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缆工作人员始终有条不紊地利用各种仪器对电缆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认真检查排水、照明、消防等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但在这样狭窄、闷热的地底下,每一个巡检动作都是艰辛的。 近两个小时后,电缆工作人员完成了此次巡检任务,他们返回地面需要再次爬上狭窄的铁梯,“最近南充天气把人热得遭不住,但每天反复这样爬上爬下已经习惯了,只要供电不出问题,让大伙儿享受到夏日的清凉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工作负责人曹陇平乐呵呵地对笔者说道。(王和松) 信息来源:国网南充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