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日秋老虎持续的发威,成都电网负荷一次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成都进入“烧烤”模式后,小伙伴们都说“空调给了我第二条生命”,作为一名一线电力员工,笔者很想自豪地说:“是我们给了空调第一条生命”。 8月18日10时,成都高新机投供电所值班员接到事故报修电话,抢修人员立即戴上工器具来到了机投镇万盛路附近。 现场架设围栏。一则有空间摆放抢修的工器具,二则让行人绕行,避免伤害。不知道这是电力抢修兄弟们今天第几次的抢修工单,他们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他叫温茂军,高新机投供电所技术员,抬头望着电杆上的事故点,紧张地监护电杆上的作业人员。 他叫李锡平,二十几年的老电工师傅了,做事认真而勤恳,大家都叫他“牛哥”。他是一个土生土长、见证了成都日新月异的本地人,深刻体会着时代发展电网的变革。 在密布的电网中,在高温的烘烤下,他们争分夺秒的抢着时间!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一份坚守,沾满污垢的手套,却让多少人在深夜再次点亮光明。在这样一个坐着都嫌累的季节,在什么都不做也不停冒汗的天气,他们爬上近10米高的电杆上,一点一点地修补着损坏的电线。 采用最原始的登杆装备“踩板”,每一步上下都是非常用力且需要技巧的。温茂军不仅做监督和指挥,也在需要时为弟兄们扶好竹梯。杆上的人有的已经连续工作了26个多小时,昨天还抢修到凌晨三点才休息。 以为杆上做完了,就完了吗?还要收拾自己的安全带,整理好。还有绳子也要有序地收起来。 他叫付春茂,一个动手能力特别强的高手,平时就爱鼓捣鼓捣他的小发明。下了电杆的他送了电,正在收拾10千伏的绝缘杆。 抢修工作有多辛苦?你且看看他们的工装…… 抢修结束后他笑了,皱起了眼角的鱼尾纹、淌下满脸的汗水。 工作回来,把工具有序地放回专业的工器具室。 再完整的打包,归回原位,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 每处理完一个抢修工作,不仅现场要恢复供电,还要在手机上,电脑上走完每一步流程。 这就是电工兄弟们,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电力员工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不平凡的使命。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他们日以继夜地坚守在岗位上,24小时守在报修电话边,爬过的电杆超过千次万次,给无数的停电客户及时送去了光明。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