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大凉山抢险】铁杆“三兄弟”

发布日期: 2016-08-08

 “李城建,你快叫两个人再去清理一次基础上方的截水沟,把那个彩条布扯一下,雨都快要淋到水泥袋上去了。”“李干, 注意把控基础浇注关,水泥、砂子、石子的量要控制好。” 

  一走进抢险现场,老远就听到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建管现场负责人李三浓重的湖北口音。塔位越来越近,映入眼帘的是被大风吹得有点摇晃的3个简易工棚,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30名抢险施工人员正在工棚内进行基础浇筑作业。

  “三哥,放心吧,截水沟已清理了。” 李干说,为确保雨天基础浇筑的安全和质量,基坑上方覆盖专业挡板,并在坑口周围设置硬质围栏,防止人员坠落。同时,在沙石水泥袋上覆盖彩条布,精确沙石的配比值。

  14时,51号塔a腿浇筑作业终于结束,雨点也越来越小。“老天爷这是在考验我们啊,浇筑完了雨也停了,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此时,浑身湿透的李城建打着喷嚏,还不忘调侃一句。

  在大凉山抗洪抢险队伍中,李三、李干这对亲兄弟,来自湖北,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奋勇救灾,冲锋在前。李城建虽来自重庆, 也从小生活在长江边;他们"三兄弟"都是从长江边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大凉山抗洪抢险, 严防死守电网大通道。 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被大伙称之为大凉山上抗洪抢险的“铁杆三兄弟”。

  雨停了,但道路依旧一片湿滑。“走,检查监测桩有无变化?排水沟有无积水?”李三对李干、李建城进行了明确分工,监测山体变化, 协调彝胞关系, 建管抢险质量, 不留半点隐患。

  “我们用铁丝绑扎在已断塔材上,可以直观地判断铁塔位移的变化情况。” 雨任性地下个不停,而且越来越大,瓢泼似地浇打在李三的身上,顺着工作服直往下流。“这段时间早晚都是大雨,白天也一直下着小雨,几乎就没有停过。”自灾情发生后,李三和他的兄弟们一直坚守在现场,不间断地监测铁塔基础的相对高差、塔材变形、塔材断口断开程度、滑坡体下沉趋势有无加剧,时时掌握现场的动态变化情况。

  “排水沟可以拦截山坡上的地表水和山洪,并将其引出滑坡体,避免对滑坡体进行再次冲刷。” 李干说,为防止灾情进一步发展,抢险队员第一时间采取在51号铁塔AB面、CD面外侧2米处修建排水沟、并用防雨布进行敷设,对沉降处进行回填夯实等一系列防范措施进行紧急避险。

  在52号塔的基础施工现场,第二条塔腿正在浇制,3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搬水泥、接料桶,把黄沙、石子、水泥按比例加入搅拌机,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基坑内。雨越下越大,施工人员全身都被淋湿,可浇筑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基础浇筑工作是不能停下的,否则容易出现断桩现象。” 李三说。

   据介绍,由于下雨天气频发,导致地表水更加丰富,新挖的基坑内每晚渗水较多,最严重的时候会渗到1米多深。本次抢险按照避开地质滑坡点的原则,拆除原50、51、52号铁塔,新建3基新塔,改造线路1.326千米。虽然施工量不大, 但施工难度极大。

  李三、李干和李城建每天凌晨6点起床上山, 19时过才下山,他们说:“虽然累了点,但现在抗洪抢险是大事,看到三基铁塔基础已浇注完,心里还是非常欣慰!”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检修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