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亮了、灯亮了!” 8月1日上午,随着10千伏汪向线下同支线开关的顺利合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俄牙同乡下同村农网改造现场一片欢呼,国网稻城县供电公司下同村农网改造工作顺利完工。 俄牙同乡是稻城县最偏远的乡镇,距离县城198公里。下同村作为俄牙同乡最偏远的村寨之一,离乡政府驻地19公里。因为群山环绕,整个村寨被大山包裹得严严实实,仅靠一条蜿蜒的毛坯路沿着山脊把村寨与外界连接。长期以来,当地藏族群众都是烧柴取暖,用小型光伏发电系统满足照明等简单的用电需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稻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对口帮扶单位国网泸州供电公司大力支持下,今年年初,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勘察,整个工程新竖电杆98基,新增50千伏安配变2台,新建10千伏线路9.8千米,0.4千伏线路2.8千米。 泸州公司还及时组织相应工程材料,运到改造现场,并安排帮扶人员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村民们也自发投工投劳加入到线路工程改造中。 “在高海拔原始森林施工,工程推进比较艰苦,有些地方地势险峻,车辆无法通过,就只有靠着肩扛手抬,将几十吨材料像蚂蚁搬家一样运到现场。为了赶时间,每天早上7时许就到现场,中午基本上都没有休息,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终于在7月底完成施工,下同村村民现在终于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吉呷供电所所长阿白指着不远处新建的线路,激动地说。顺着他的指向,一排排高出树木的电杆整齐的伸向远方,条条银线连到大山深处。 看着村里通电了,下同村党支部书记格泽仁开心地说:“山上原始森林里,松茸、虫草、贝母等野生中药材相当丰富,因为松茸等菌类保鲜时间短,以前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坏掉。感谢国家电网把电网改造好了,有了电,我们采的松茸在家就可以烘干,加工成干片出售,山里人的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邹学锋)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