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G20 我们在行动

发布日期: 2016-07-22

   7月20日上午8时,成都市气象台发布今年入伏以来的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成都市除都江堰外其余各区县最高气温将达到35摄氏度或以上。

  7月23至24日,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在成都举行。炎热的成都,正进入火热的G20时间。

  酷暑考验着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也同样考验着输电人的忠诚。在迎峰度夏、G20召开在即的关键时刻,顶着酷暑,伴着炎热,成都输电人忠诚、责任、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在这里彰显。

  镜头一:正午时分测温测距

  7月20日,OPEN3000调控系统显示,110千伏洞太一线负荷达115安、洞太二线负荷达493安,均已超负荷运行。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工区决定在正午气温最高时对110千伏洞太一、二线进行特巡,以求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威胁线路安全的隐患,第一时间排除险情护航G20。

  “正午气温高,是电网的负荷高峰时段,线路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刘锐这样阐述特殊巡视的缘由。

  14号塔紧邻郫县城乡结合部货运道,大型货车来回穿梭激起扬尘无数,任何人身处这样的环境都想赶快逃离,但巡线人员每天身处如此环境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14时,地表温度已达59.5度。热气一浪接着一浪扑面而来,和着灰尘的汗水顺着巡线员的安全帽不停地淌,闷热让人喘不过气。刘锐和同事嚼了两颗藿香正气软胶囊,喝上几口水,迅速拿出工器具开始工作。

  他们巡察的洞太一、二线起于220千伏太和变电站,止于110千伏洞子口变电站,输电线路总长12千米,有45基铁塔。每巡视到一基铁塔下,他们都要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高压线的每个接点,用带电测距杆测量弧垂的变化情况,检查铁塔的基座,并清理线路通道障碍物。

  “导线表面温度54.3度,上相大号侧耐张线夹43.7度,正常。”刘锐在巡视记录里仔细写下测温情况。

  这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顶着烈日,举着测温仪测量了几分钟,未发现设备异常发热后,刘锐和同事马上转到下一点位测量交叉跨越。刘锐在旁记录,另两名同事合力升杆,他们身上的蓝色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衣服紧贴在身上,几乎可以拧出水来,额头上的汗水刚擦完,接着又冒出来钻进眼角里。

  “老刘,14至15号对地实测距离7.5米,弧垂下降了约1米。”王刚告诉刘锐测量结果。

  “弧垂降得有点凶哦,我们马上就去看哈通道。”刘锐和同事立即出发。

  镜头二:现场火速消缺

  15时40分,刘锐和同事来到14至15号塔线下一停车场,即刻发现一处危急隐患:停车场为方便大货车进出,私自将通讯线抬高,距上方输电线路仅1.8米。对地距离严重不足,如遇下雨便可能引发线路放电,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师傅,麻烦联系下你们这儿的负责人,请马上对通讯线进行降高处理。”刘锐和同事三步并作两步立即上前处理。

  “负责人不在,电话打不通哈。”停车场工作人员漫不经心地敷衍道。

  “师傅,这个必须马上处理,很危险!”

  “哪儿有那么严重嘛?”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说。

  “师傅,这几天天气不稳当,一旦晚上下雨,很可能就会引起高压线放电,这个开不得玩笑,我们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

  “好嘛,负责人来了我跟他讲。”工作人员话头软下来了。

  “我看你这儿有升降梯,我们就直接帮你处理了,免得你住起也不放心,这样两不耽搁。”

  “要得,谢谢你们了。”工作人员乐呵呵地去找升降梯。

  得到工作人员的许可后,刘锐和同事立即行动起来。系好安全绳,登上升降梯,将通讯线从两侧金属叉中放下。十分钟后,这一危急缺陷顺利消除。

  16时20分,他们到达今天特巡的最后一基塔。巡视发现,由于弧垂下降,19号塔线下有两棵树对地距离仅2米,亟需处理。

  “胜利就在眼前了,干活。”在征得树主同意后,刘锐和同事拿出工器具,马上对超高树进行短尖。

  17时,这处通道树竹隐患成功被消除。此时,3名巡线员个个浑身湿透,脸上沾满了树屑。

  在回去的路上,闲聊模式开启:

  “巡线日当午,

  汗滴线下土。

  谁知城中电,

  度度皆辛苦!

  ……

  “我们不光会巡线,我们也有诗和远方。”一张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巡线员的自豪。

  树叶一动不动,蝉鸣没完没了。弯弯曲曲的柏油路上,车子载着他们的笑声,渐行渐远。(常志婷)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