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一线员工】王涛:西北雄鹰川藏翱翔

发布日期: 2016-07-20

 

  【寻找最美一线员工】王涛:西北雄鹰川藏翱翔

        1985年出生的王涛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稳重和冷静。蓝色工装、平静面容、低缓语速,被藏区的风沙和日光处理得粗糙的脸。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这一打拼也有近十年的时间了。说起自己在送变电行业的学习与磨练,纠结和成长,他内心的波动都潜藏在平静的语气下。只有在说起家庭和妻子时,年轻的王涛脸上才露出几分无奈。

  甘苦相伴,雏鹰成长

  2007年11月,王涛在500千伏彭州至德阳输电线路当技术员,某天跟着项目总工伍建明去施工现场。“大学生,敢不敢去塔上看看?”一句随口的话却被王涛记在心里。几天后,在几位前辈的指导和监护下,王涛绑着安全带,不仅攀上了铁塔,还爬出了绝缘子串去作业。“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伍建明被王涛的勤奋和执着感动,从此以后便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

  2008年8月,王涛跟随伍建明赶赴西昌市木里县水洛乡,从成都到木里县城,他们在汽车上颠簸了整整3天。而要进入施工塔位,他们除了跋山涉水,还必须跟随伐木工人踩出的小道。手脚并用地在山间攀爬,两人的后背早已浸湿。“小伙子,吃得消不?”伍建明打趣地说。王涛沉默地点点头,继续咬着牙往上爬。

  勤奋正直,书写梦想

  从施工队技术员到项目总工,王涛用自己的汗水浇铸着成长的梦想,而他温和低调的性格,正直善良的人品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2012年8月,27岁的王涛开始担任溪洛渡左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经理,这对年轻的他是个不小的挑战。

  尽管连日大雨,王涛仍然带领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完成复测。随后是紧张的基础浇制、铁塔组立,王涛白天巡查现场,确保安全和质量;晚上则审核方案,计划进度。最忙碌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到十七八个小时。“有一天,我跟着他巡查了整整30公里线路,这个过程中,他总共接了53个电话。”项目总工田维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被王涛的努力和坚持深深感染。在王涛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并肩奋战,顺利实现了该工程的安全顺利投产。

  铁汉柔肠,坚守川藏

  2009年9月,王涛经历了工作中第一次重大波折。在异乡举目无亲,妻子赶到四川省盐源县的施工驻地,默默地陪伴着王涛。这时他远在宁夏的母亲哮喘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对妻子的愧疚,牵挂着病床上的母亲,年轻的王涛第一次感到生活沉甸甸的重量。与此同时,500千伏木西线正进入攻坚阶段,太多工作需要他打理。多重压力让他几近崩溃,于是写好了辞职报告,准备带妻子回老家。

  然而领导的鼓励,兄弟们的挽留,还有一份对电网建设的热情,让王涛选择了留下。他陪伴妻子在成都开家小店,让父亲暂时照顾好母亲,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全力与妻子一起撑起这个小家。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坚持一下,你总可以看到幸福的来临。”平和的王涛难得的露出了坚定的神情。

  雄鹰展翅,亮雪域

  现在的王涛转战雪域高原电网建设,每天依旧忙碌于审核技术方案,督导现场施工,与兄弟们一起为按期完工团结奋战。工作、家庭依然大堆事情,可王涛已经学会了淡定面对。

  “其实现场的兄弟们都有各种烦恼,他们也全都在这里战斗,我不过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王涛笑笑,又转头和技术员讨论起基础的质量控制。(孙琦 徐千雅)

 

相关链接